今天已有 70 位用户得到了商梦的专业解答
是这样的,我对营销还是有两下子的,您可以告诉我您的营销疑问,反正也不花钱,对吧
您的疑问(选填)
您的电话:

手机号输入有误

手机号输入有误
提交成功!

稍后严选师将致电您,为您提供免费营销咨询服务


关注镖狮公众号

免费营销课程

海量营销攻略

专家在线解答

业务案例展示

提交失败!

您的需求发布失败,请检查网络后重新发布或致电400-9010-860联系我们


关注镖狮公众号

免费营销课程

海量营销攻略

专家在线解答

业务案例展示

试药招聘平台app(试药招聘平台APP)

分享到 微信二维码
author author 文章时间 2022-08-14
新媒体时代,各大平台常有财经博主和个人成长类博主宣扬“不要拼命省钱,要努力赚钱”“省钱是穷人思维,赚钱才是富人…

新媒体时代,各大平台常有财经博主和个人成长类博主宣扬“不要拼命省钱,要努力赚钱”“省钱是穷人思维,赚钱才是富人思维”,不少网友听后心服首肯,将此奉为圭臬。

然而,如果有份工作能赚大钱,却会破坏身体的健康呢?

今年一月,两位年轻男子在参加一项5天的活动后拿到11000元,相当于他们两个平时多月的收入了,平均每天2200元,两个人心里乐开了花。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几天,悲剧就紧随其后,他们惊慌失措地发现自己的男性功能没了。

这项活动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,而是很多医院和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用的一种临床试验,简称“试药”。

众所周知,一种新药在正式上市前需要经过三个阶段,分别为一二三期,第一期考察的是药物在健康人体内的代谢情况,第二、三期检验的是药物在目标病人身上的实际疗效。药物只有经过完整的三期试验,才能在广大的普通人群中推广开来。

我们常说的试药族、职业试药人,不是指二三期的患病人群,而是第一期的健康人。药物要在给病人治疗前测验代谢和不良反应,而此前只有动物参与了试验,试药有一定风险,所以试药人会拿到不菲的报酬。

表面上看,试药人是一群躬身牺牲的先驱者,广大群众应该感谢他们的大无畏精神。但事实上,绝大部分试药人都不是极具奉献精神的志愿者,而是一群用健康换取短暂逍遥快活的及时享乐者。

1. 超前消费的爱慕虚荣者:80%都是大学生,家世普通却偏爱浮华

说起试药的来源,其实最开始是医院给那些身患绝症但是家境不好,无法得到昂贵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的,对于这类人来说,本身患上重病,能得到免费药物治疗,还能增加康复的概率。

当然,追溯下历史,负责研发的药师、医师也有亲自试药的,这都是当时条件所限、情况紧急,不得已而为之,并不是药师、医师为利益主动选择了试药。

但是根据时代的发展,社会却衍生出了“试药族”“职业试药人”,他们把试药当成一门长期从事的职业,这其中有医药公司检测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考量,也有年轻人作为被试为自己谋取金钱利益的支撑。

试药的通常都是哪类人呢?根据统计,我国试药族超过50万,其中80%都是在校大学生。这个年轻的群体既没有买房买车、养家糊口的压力,也没有父母重病晚期需要治疗的紧急,为何如此缺钱?

这是因为,时代的高消费奢靡之风已经扩散到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大学,许多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主、锻炼为辅,而是时常购买名贵衣服鞋子、品牌手机电脑、护肤化妆品,再加上好友聚餐的吃饭娱乐,父母给的一两千生活费根本无法满足。

加上各大平台借贷款业务的推广,习惯了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很难不上钩。结果就是,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毕业找工作,就已经背负重债,成了平台催收的对象之一。

有朋友透露,位于湖南长沙的湘雅三医院有一次只招收12个胆固醇类试药人,结果来了50多个大学生,一脸的青春稚嫩,像是求职面试一样渴求自己能通过。

而这50个大学生,至少有三分之二,也就是33个人都有紧急贷款需要偿还。来了就不会犹豫,如果因为身体原因过不了体检被拒绝,他们会感到迷茫、崩溃,仿佛是被斩断了活路一样。

“我也不想这样,都是没钱害的。”一个刚满18岁的大一女学生无奈地耸了耸肩。

这类学生其实并不是班里家境最差的,而是家境中等,父母给的生活费除了吃饭就剩不了多少,但在浮华之风的污染下没能洁身自好,最终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恶习。

如果你以为,大学生年纪轻,身体代谢快,免疫力强,参加一次低风险的试药也没什么,那你就错了。

人一旦成了金钱的奴隶,就很难摆脱挣快钱的诱惑,越陷越深。中介机构会告诉大家,参加联网的试药,需要3个月后才能下一个,不联网的,等过几天身体不适消除、看不到针眼,就可以参加下次试药。他们一定会铭记于心,不放过来钱的机会。

此外,稍微有点聪明劲的大学生,都会在首次试药后主动加上医药研究机构的联系方式,目的是避开中介,提高到手收益。而他们也恰好是机构青睐的群体,节省招人成本,又有学识,表达清晰,身体健壮,没有不良嗜好。

嗯,完美的小白鼠。

十八九岁本是男孩女孩美好的青葱年华,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学业和职业规划。假设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虚荣走了错路,往后就得花费至少五六年的时间才能重回正道,单从这一点看,已然是得不偿失。

2. 掩耳盗铃的唯我论:高估好运的存在,低估风险的降临

大学生们为了几千上万块钱,对试药如此趋之若鹜,其次无非是心怀侥幸心理,以为出了事,医院、医生护士是自己的后盾会全力救治,医疗机构也会给出超高赔偿,自己不可能吃亏。他们错得很天真。

在观察期间出了事,医生护士的确会全力抢救,但不能保证试药人的身体永远没有后遗症,医疗机构只会出于人道主义,给出少量安慰式赔偿,而中介机构根本不用负任何责任,只要你体检合格,他就能得到你带来的提成。

签字时的各项知情同意书已经写得清清楚楚。但很多人一心只想着钱,从来不看签约条款,而在商业市场,法律条款正是企事业单位推脱责任的强有力手段。

根据试药的要求,联网的项目需要间隔三个月以上才能参加第二次,而很多医院和机构为了隐私,都会设置不联网,这就给了不少试药人谋取更多金钱的机会。但同时,身体受伤的概率和程度也相应提高了。

在开头的案例中,5天试药赚到11000元的两位男性,因为试药丧失了男性功能,在向法院起诉后,也只获得了3万元的赔偿。

3万看似是半年的工资,如同天上掉馅饼,但是半年后他们的身体就一定恢复正常了?或许3年都无法恢复如初。3万能花多久呢?花完之后,他们的内心又是什么感受?

更何况,如果换成其他医院和机构,完全有正当理由拒绝赔偿。试药人的地位可见一斑。

有统计表明,在2005到2012年这7年间,身为“试药基地”的印度,有3000以上的人因为试药失去了性命,还产生了12万例副作用事故。中国的状况可能会好一些,但肯定不是屈指可数的一两个,如果以为自己是高概率的幸运儿,那么根据墨菲定律,现实会给你狠狠一巴掌。

当然,医生和医学家也会以身试药,但基本都是药性平和的极低风险药物,结果也在他们的掌控范围内。这是非医学生比不上的。

纵然如此,也有医生因为试药患上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丢掉了性命,比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,就因为试药患上中毒性肝炎,而古代的神农尝百草,则因为试药多次中毒在死亡边缘徘徊,并最终命丧断肠草。

数据表明,我国平均每年有上百种新药产生,需要大量的试药人参与其中。医院和医疗机构当然希望试药人头脑简单、思想单纯,你太精致利己,他们就没法工作了。

但所有坏的可能性,并没有任何人能替你负重前行,从一开始,决定权都在你的手里。

3. 懒汉的生存利器:嫌弃工作累收入低,把试药当成翻盘的稻草

除了大学生外,试药人中还有20%不是学生身份,他们有工作经历,甚至有家室,这类人试药的主要理由是嫌弃工作累、工资低、不自由,坚信试药是赚快钱最好的方法。

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拍摄的一个节目中,00年出生的女孩晴晴(化名)告诉记者,她不喜欢朝九晚六、一坐坐一天的封闭式工作,觉得像是坐牢,而且刚毕业工资也低得可怜。

试药一次八九千,可以在家睡到自然醒,手里有钱、在公园里无所顾忌地玩摩天轮、和男朋友去看明星演唱会,自由得像一阵风。

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。

然而花钱如流水的她,没有正经工作的后果就是,在看了一次演唱会、交了三个月共5700的房租后,还剩不到1000元,又陷入了焦虑的恶性循环。

晴晴应该责怪父母没有给她更高的起点吗?没有大力培养她进名校,没能给她全款买房买车、许配一个资产千万的富豪家庭吗?

在这里,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原生家庭理论不再发挥效用——你现阶段所有的不好、不安,不是你父母造成的,而是你自己没有打好方向盘。

这不是在替那些有错的父母洗白,也不是否认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的影响,只是,当一个人成年后,还把没钱、没权归罪于父母没能提供好的条件,就纯属于推卸责任。

在一个采访节目中,32岁的90年宝爸因为妻子患上精神分裂症,不仅要独自养家,还得边带娃边送外卖,孩子还不满一岁。

他透露自己做过两次试药,一次6天6000元,一次5天2500元,在得知一对夫妇因为试药丢掉性命后,担心自己一旦没了孩子将会饿死街头,于是斩断试药的心思,一心送外卖,有空再做点其他零工。

这位宝爸的采访看哭了很多人,读者纷纷留言愿意给他寄小孩奶粉和衣服,也愿意同城免费帮忙带娃,看似走投无路的生活,一下子就好转了。他不用以身犯险,也减轻了生活负担,一切都好了起来。

相反,如果这位宝爸沉迷于试药,在被采访前命丧黄泉,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好日子。

生活很难,很多时候都是靠一个忍字,量变引发质变。

很多时候,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。万分之一的机会,谁准备得最好,谁就能翻盘。

有人或许会问,如果每个人都不参与第一期试药,那患者怎么办?我们生了病如何保证药物的疗效?

那么同样的问题,试药人出了意外,谁能全权负责?如果以试药为生,按照三个月的间隔期,为医药行业做出奉献一生,那什么药又能保证试药人的健康?这个问题目前暂时没有标准答案,此题无解。

然而任何问题都是有思路的,只不过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。就好像资本大佬需要韭菜们冲动消费、多花钱少思考,这样他们才能一直坐拥富豪的宝座,但是你愿意一直做韭菜吗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加我微信: sumwb886 备注: 外包

免费领推广引流方案+100种卖货方法


相关文章 更多>


Copyright © 商梦外包. All rights reserved.商梦网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47127号-16 SiteMap

咨询
电话
联系我们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400-9010-860
- 在线客服
微信号:sumwb886